微信风险
我们假定您已经了解微信及其主要用途。基于此,让我们聚焦于与微信相关的安全问题
以下是使用微信所涉及的一些个人和数据风险
补充常见问题
微信视频通话安全吗?
社交媒体应用的视频通话安全性是常见的担忧。微信使用加密技术,但受中国网络安全法约束,这可能会影响用户隐私。如果您的隐私是首要问题,尤其是对于敏感对话,您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像Convene这样提供更强加密并且不太可能受到政府监控的替代应用。
微信对话是否加密?
微信确实使用加密技术保护传输中的消息。然而,与采用端到端加密的应用不同,微信的消息可以在其服务器上访问,这引发了有关隐私方面的疑问。
微信是否安全?
不安全。微信遵守中国政府的监控政策,这意味着可能对用户数据进行监督。尽管该应用能防范外部威胁,但用户数据可能会受到政府的审查。该应用对内容和对话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涉及敏感政治话题的内容。
您真正泄露了什么?
微信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包括联系人、消息、位置和设备信息,如下图链接的微信应用数据所示。这引发了关于数据收集范围和潜在政府监控的担忧,尤其是在讨论敏感话题时。
安卓设备也会请求类似的权限。请注意,在这两种情况下,最终用户可以禁用某些权限,但这可能导致微信不允许用户访问应用或某些关键功能和特性。
为什么微信不是一个安全的应用:关键问题
监控和数据监测:微信受到严密监控,无论是国际账号还是中国注册账号都会受到内容监视。消息、图片和文档会被扫描是否含有敏感政治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被标记、审查,甚至导致处罚。
实时审查:微信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进行实时审查。包含政治敏感内容的图像和文字会被自动删除或标记,而用户对此毫不知情。这种审查既发生在公开帖子中,也发生在私人一对一消息中。
用于审查算法的数据收集:甚至国际用户的数据也会被收集并用于加强中国境内的审查。在中国被视为政治敏感的内容可能会导致中国境外的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为国内审查系统的完善做出贡献。
微信与人工智能整合:微信会自动汇总用户在群组中共享的所有媒体文件(照片、视频、音频、PDF等)以及所有网站链接。
缺乏透明度:微信的母公司腾讯没有明确披露其数据使用政策,这使得用户难以了解他们的数据如何被处理或监控。
对活动人士和记者的风险:微信曾被用于压制异议,尤其是在政治敏感时期。使用该应用的记者和活动人士已经成为攻击目标,导致逮捕、拘留甚至强迫失踪,正如著名批评人士的案例所示。
Last updated